說醫一首贈張陟葊孝廉(甲申)

· 陳沆
君是醫中良,請爲君說醫。 元氣是大藥,草木何能爲。 民病有萬種,可以一理推。 內傷與外感,寛猛慎所施。 治內如治民,調和使之宜。 治外如治盜,一發病若遺。 養正邪自息,在防不在追。 拙工好速效,去疾惟恐遲。 祗知癥結解,那顧神明虧。 往往攻小勝,因之成大衰。 亦有針與礦,乘間或用奇。 一用不再用,妙以參苓隨。 倉公既不作,脈法無人窺。 君老猶好學,觀書析毫釐。 熟精五診方,心手自得師。 我幼不慎食,病乃發于脾。 投以一囊藥,霍然如不知。 微聞江淮間,嗸嗸鴻雁飢。 荒年必兼疫,何以起瘡痍。 安得君萬手,活我幼與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陳沆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