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坡弔蔡忠烈公(甲申)
流賊來,二王走。
孤城一丸付與誰,總兵不守推官守。
推官好男兒,年纔二十九。
寶刀手中提,紛紛落賊首。
總兵導賊賊入城,賊衆亦識推官名。
勸公勿死公不聽,侃侃罵賊雷霆聲。
股可斷,胸可裂。
睢陽齒,常山舌。
丹心化作十丈雲,血灑長江血尚熱。
惟君殉國不顧身,惟役殉公有九人。
義烈猶聞淩國俊,忠風不化尹先民。
長沙自昔稱邊壘,能扞牧圉復有幾。
李潭州,劉御史,與公三人而已矣。
拼音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
陳沆的其他作品
- 《 上庾嶺憩雲峰寺拜張文獻公祠(辛巳) 》 —— [ 清 ] 陳沆
- 《 到永定作 其二 (甲申) 》 —— [ 清 ] 陳沆
- 《 挽許秋巖先生 其一 (甲申) 》 —— [ 清 ] 陳沆
- 《 古風 其六 (甲申) 》 —— [ 清 ] 陳沆
- 《 哭某孝廉(甲申) 》 —— [ 清 ] 陳沆
- 《 秋齋讀書雜感 其二 (乙亥) 》 —— [ 清 ] 陳沆
- 《 靈泉寺(乙亥) 》 —— [ 清 ] 陳沆
- 《 古詩送梅生觀察之蒼梧任 其二 (甲申) 》 —— [ 清 ] 陳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