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排悶和雲臣韻
憑高指顧。
歎野水增波,故陵無樹。
萬疊金笳,千尋鐵鎖,依舊大江東去。
休管周郎安在,便覓桓溫何處。
長嘯罷,怕永嘉草草,不成南渡。
遲暮。
縱有日,採藥蓬萊,恐被神仙誤。
姚女難歸,羿妻不返,歲歲亂紅迷路。
悶把唾壺輕擊,愁對寶刀低訴。
空城下,聽寒潮徹夜,魚龍聲怒。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 》 —— [ 清 ] 陳維崧
- 《 同鄧孝威集許元錫雪庵仿康樂體 》 —— [ 清 ] 陳維崧
- 《 河瀆神 · 題秦郵露筋詞 》 —— [ 清 ] 陳維崧
- 《 賀新郎 送彭直上下第還鄧州兼柬賢兄中郎 》 —— [ 清 ] 陳維崧
- 《 過廣陵福緣庵瞻禮德公遺像 》 —— [ 清 ] 陳維崧
- 《 步月 · 本意 》 —— [ 清 ] 陳維崧
- 《 酒泉子 詠畫上香櫞為祖仁淵賦 》 —— [ 清 ] 陳維崧
- 《 淒涼犯 哭雲間友人金蓬山和錢蒓䰻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