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

· 于石
結屋萬鬆頂,悄無人往還。 飲猿搖澗月,飛鷺點秋山。 竹靜風相撓,水流雲自閒。 翛然忘物我,禽語兩相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屋:建造房屋。
  • 萬鬆頂:指松樹茂密的山頂。
  • :靜悄悄,形容環境非常安靜。
  • 飲猿:喝水或吃東西的猿猴。
  • 搖澗月:形容猿猴的動作使得澗中的月光搖曳。
  • 飛鷺:飛翔的白鷺。
  • 點秋山:點綴在秋天的山間。
  • 竹靜:竹子靜止不動。
  • 風相撓:風輕輕地吹拂。
  • 水流:水在流動。
  • 雲自閒:雲朵悠閒地飄動。
  • 翛然:形容心情或狀態悠閒自在。
  • 忘物我:忘記了外界的事物和自我。
  • 禽語:鳥類的叫聲。
  • 兩相關:相互關聯,指詩人與自然界的鳥類心靈相通。

翻譯

在松樹茂密的山頂上建造了一間小屋,四周靜悄悄的,無人往來。猿猴在澗邊飲水,使得澗中的月光搖曳生姿;白鷺在秋天的山間飛翔,點綴其間。竹子靜止不動,風輕輕地吹拂;水在流動,雲朵悠閒地飄動。我悠閒自在,忘記了外界的事物和自我,與自然界的鳥類心靈相通,它們的叫聲似乎與我息息相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山居景象,通過「結屋萬鬆頂」和「悄無人往還」等句,展現了詩人追求清靜、遠離世俗的隱逸情懷。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如「飲猿搖澗月」、「飛鷺點秋山」,以及「竹靜風相撓」、「水流雲自閒」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嚮往。最後兩句「翛然忘物我,禽語兩相關」更是深化了詩人超然物外、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人於石的高潔情操和超脫世俗的精神追求。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