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天民有年

· 于石
四海同一稔,茆檐藹富穰。 鄰燈曉炊暖,溪雨晚舂香。 有客歌良耜,何人餓首陽。 三時足勤苦,真樂在冬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ěn):豐收。
  • 茆檐:茅草覆蓋的屋檐,指簡陋的房屋。
  • 藹富穰:充滿豐收的景象。
  • (chōng):用杵臼搗去穀物的皮殼。
  • 良耜:古代農具,用於耕地。
  • 首陽:山名,傳說中伯夷、叔齊餓死的地方,此處指隱居不食周粟的隱士。
  • 三時:指春、夏、秋三個農忙季節。
  • 冬藏:冬季儲存糧食。

翻譯

四海之內同慶豐收,茅屋檐下洋溢着富饒和豐盛。 鄰家的燈火在清晨炊煙中顯得溫暖,溪邊的雨水讓晚間的舂米散發着香氣。 有客人歌頌着勤勞的農具,而誰又在首陽山上餓着肚子呢? 春、夏、秋三季辛勤勞作,真正的快樂在於冬季的糧食儲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豐收時節的田園景象,通過「四海同一稔」展現了普遍的豐收喜悅。詩中「茆檐藹富穰」、「鄰燈曉炊暖」、「溪雨晚舂香」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鄉村生活的溫馨與寧靜。後兩句通過對比「歌良耜」與「餓首陽」,反映了農耕與隱逸兩種生活的不同境遇,而「三時足勤苦,真樂在冬藏」則強調了勤勞的價值和冬季儲備的重要性,體現了詩人對農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讚美。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