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

· 方苞
漢帝惜艶色,明妃出後宮。 曲中畱哀怨,橫塞詩人胸。 蔦蘿隨蔓引,性本異貞松。 眾口不瑕疵,多憐所遇窮。 若使太孫見,安知非女戎。 昭陽爲禍水,豈讓傾城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宮女,因得和親匈奴,號昭君,晉代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 蔦(niǎo)蘿:一種攀援植物,常用來比喻依附他人的人。 女戎:指女色禍國。

翻譯

漢帝愛惜女子的豔麗姿色,王昭君離開了後宮。 她彈奏的樂曲中留存着哀怨之情,這種哀怨堵塞了詩人的胸懷。 蔦蘿隨着蔓藤牽引生長,其本性與堅貞的松樹不同。 衆人不會去指責她的缺點,更多的是憐憫她遭遇的困窘。 若是讓太孫看到她,怎麼知道她不會成爲紅顏禍水呢。 昭陽殿的美女是禍水,又豈能只怪容貌傾城之人。

賞析

這首詩以王昭君的故事爲背景,探討了關於美女與國運的關係。詩中一方面表達了對王昭君命運的憐憫,她因漢帝的喜好而被送出後宮,其哀怨之情令人動容;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種思考,即不能僅僅將國家的興衰歸咎於女子的容貌,這是一種較爲深刻的見解。詩人通過描繪王昭君的形象和她所引發的情感,以及對歷史現象的反思,展現了對人性、命運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同時,詩中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回味的空間。

方苞

方苞

清安徽桐城人,字鳳九,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康熙四十五年會試中式,以母病歸,未應殿試。五十年,以爲戴名世《南山集》作序,下獄。兩年後,免罪入旗。因大學士李光地薦,入直南書房,改直蒙養齋,充武英殿修書總裁。世宗即位,得出旗歸原籍。雍正、乾隆間,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以事削銜。爲學宗程朱,文章學韓歐,爲桐城派古文初祖,號爲一代正宗。曾奉高宗命,選八股文成《欽定四書文》。有《望溪文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