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季之潞州

先生昔日登武夷,铁船峰头看弈棋。 中冠离支三百颗,酒酣自擘轻红肌。 峰头烂睡忘甲子,坐笑曾孙生白髭。 张帆伐鼓下黄鹤,欲滥三湘穷九疑。 披襟兰台发高唱,快哉不辨风雄雌。 平生名岳屐齿遍,风尘京雒嗟衣缁。 投我奇文浩千顷,蛟龙大泽缠躨跜。 谓我四海一知己,譬若庄休从惠施。 高斋茗饮坐清昼,风炉活火分枪旗。 我时无事似犀首,酒鳞浮动银留犁。 丰台红药花照眼,骊驹忽告将西驰。 壮心犹作骥伏枥,適志无如泥曳龟。 我闻上党天下脊,当年潜邸传临淄。 飞龙荒宫没烟莽,断碣仿佛开元词。 纷纷梁晋夹河战,鸦儿万骑陈军麾。 锦囊负矢盛意气,歌声慷慨留三垂。 时平不用弓箭手,空老昭义千熊罴。 战场下马问亭长,鬼磷飒飒寒飙吹。 君家草堂临射陂,门前五柳藏东篱。 何时单舸径归去,北窗高枕谈黄义。
拼音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