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紗 其十一 紅橋同箨菴茶村伯璣其年和巖賦

北郭清溪一帶流。 紅橋風物眼中秋。 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 澹煙芳草舊迷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郭:城郭的北郊。
  • 風物:風光景物。
  • 雷塘:在揚州城北,隋煬帝葬於此。 雷:léi
  • 香魂:美人之魂,這裏指隋煬帝昔日後宮衆多美人之魂魄。
  • 澹煙:淡淡的煙霧。 澹:dàn
  • 迷樓:故址在今揚州西北,相傳爲隋煬帝所建,建築精巧工緻,令人沉迷。 迷:mí

翻譯

城北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紅橋周圍的風光在眼前化作了中秋的景色。綠楊環繞的城郭便是美麗的揚州城。向西眺望,雷塘如今又在何處呢?曾經的佳人香魂已然消散,實在讓人憂愁傷感。那迷樓舊址,如今只剩淡淡煙霧和萋萋芳草,一片荒蕪。

賞析

這首詞開篇描繪北郭清溪一帶的清幽景色,給人以寧靜優美之感。 「紅橋風物眼中秋」,巧妙點出此地風光正帶着濃濃的秋意,自然而又巧妙。「綠楊城郭是揚州」短短一句,將揚州城的特色凸顯,綠楊與城郭相互映襯,展現出揚州城獨特的韻味。下闋筆鋒一轉,西望雷塘,發出對歷史變遷的慨嘆。雷塘曾承載着往昔的繁華,如今卻不知蹤跡,當年的那些美人也都不在,只留下無盡的哀愁。最後一句「澹煙芳草舊迷樓」,以景結情,迷樓不復當年模樣,只見澹煙籠罩、芳草萋萋,營造出一種朦朧、淒涼的意境,表達出作者對往昔繁華消逝的深深遺憾與惆悵之情。整首詞情景交融,既有對揚州美景的描繪,又蘊含着對歷史滄桑的思索與感嘆。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