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子威

劉生家本安東子,不爾髙名那如此。 十載論交少聞問,君胡尺書數千里。 蒼頭大奴前置辭,主人束髪重知己。 家本闔閭城下兒,清風獨為延陵起。 便從出刺三河還,攬轡争誇按百蠻。 早嵗升公趨漢署,只今謝客卧江闗。 雖言萬事歸來好,乍可論交到誰老。 猶作鳳凰池上看,窮途殺更耽文藻。 中間跌蕩復王郎,伏臘扁舟發太倉。 但語即翁常在口,彼時多士儼成行。 宦情漸覺綈袍勝,秋興翻隨綵筆強。 魏倩一珠纔照乗,主人雙璧竟登塲。 倡余和汝篇相及,日居月諸業以集。 共道提戈虎穴廻,儻容投謁龍門入。 開椷寒色散陽湖,白雪樓空嶽影孤。 不盡雄才推二妙,止如古調已吾徒。 一當單于則豈敢,相遇中原尚足圗。 但語主人須自愛,一時長句似君無。
拼音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