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十六變詞

十變之時。生在東南出風門。盡出天道安山川。置立五嶽集靈仙。 吹噓寒暑生萬民。煩氣衆生人得真。置立五藏施心神。 動作六神能語言。有生有死須臾間。如水東流何時還。 邂逅相代不得停。何不習善求長生。槃散流俗入膠盆。 不能免離喪子身。欲求度世於中禪。搦心不堅固仙根。 音聾音啞都不倫。由子前身謗經文。論說道士毀聖人。 在惡必報受罪緣。但勤自責莫怨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老君十六變詞:指道教中關於老子(老君)的十六種變化形態的詩歌。
  • :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公元581年至618年。
  • 無名氏:指作者不詳。
  • 風門:指東南方向的門戶,古代風水學中認爲東南爲風的方向。
  • 天道:指自然法則或宇宙的秩序。
  • 五嶽:中國古代的五大名山,分別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靈仙:指神仙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 吹噓:這裏指自然界的風吹拂,引申爲調節氣候。
  • 煩氣:指紛擾的氣息或情緒。
  • 五藏:即五臟,指人體內的五個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腎。
  • 六神:指人的六種精神活動,如意識、思維等。
  • 須臾:極短的時間。
  • 邂逅:偶然相遇。
  • 槃散:指散漫無序的狀態。
  • 膠盆:比喻陷入困境或無法自拔的狀態。
  • 度世:指超脫世俗,達到精神上的解脫。
  • 中禪:指內心的冥想或修行。
  • 搦心:指控制或調整心態。
  • 音聾音啞:指聽不見和說不出,比喻無知和無法表達。
  • 不倫:不合常理。
  • 謗經文:誹謗或不尊重經典文獻。
  • 道士:指道教的修行者。
  • 聖人:指道德或智慧極高的人。
  • 受罪緣:指遭受苦難的原因。

翻譯

在老君的十六種變化中,他誕生於東南方向的風門,完全遵循天道來安定山川,設立五嶽以聚集靈仙。他調節寒暑,使萬物生長,讓紛擾的衆生得以觸及真理。他設立五臟,賦予人心神,使人的六種精神活動能夠言語。生命有生有死,轉瞬即逝,如同東流的水,何時能回?偶然相遇又分離,無法停留。爲何不修習善行以求長生?散漫地流於世俗,陷入困境。無法避免離別和喪失身體。想要超脫世俗,在內心修行,但心態不堅定,無法穩固仙根。聽不見,說不出,都不合常理。這是因爲你前世誹謗經文,批評道士,詆譭聖人。在惡行中必然受到報應,遭受苦難。只能勤於自責,不要怨天尤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老君的神奇變化和他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強調了遵循天道、修習善行的重要性。詩中通過對生死、世俗與超脫的對比,表達了對於生命短暫和人生選擇的深刻思考。同時,詩也警示人們要尊重經典和聖人,避免因無知和惡行而遭受苦難。整體上,詩歌融合了道教的哲學思想和人生的智慧,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