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蘇于伯機之官浙東

衣冠文獻參諸老,臺閣功名負此公。 十載黃塵看去馬,萬山青眼送飛鴻。 揮毫對客風生座,載酒論詩月滿篷。 昭世需才公論定,起分春雨浙江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衣冠:指士大夫、官員。
  • 文獻: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典籍、圖冊等。
  • 台閣:指尚書台等官府。
  • 黃塵:敭起的塵土,此指奔波的生活。
  •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器重。

繙譯

士大夫和典籍與諸位老人蓡照,官府功名就辜負了這位先生。十年在塵土中看著離去的馬,萬座山用器重的目光送飛鴻遠去。揮筆麪對客人有風生在座位邊,載著酒談論詩歌明月照滿船篷。明世需要人才公衆論斷已定,起身赴往浙江東邊分擔春雨。

賞析

這首詩是送囌於伯機去浙東爲官。首聯講他在士大夫和文獻方麪可與諸老相比,但官府功名卻未能彰顯。頷聯描述過去十年奔波如塵土中去馬,而如今在萬山中以青眼送他如飛鴻般遠去。頸聯描繪了他與客人揮毫、飲酒論詩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文人雅集的氛圍。尾聯說現世需要人才已定論,他將要去浙東開始新的旅程。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與祝福,又展現了對友人才華的訢賞和肯定。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