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屏歌贈趙考功
㸃蒼之山千嵗雪,化作白石成巖穴。
返照疑從瑤島來,剛風不度銀花折。
青天垂素虹,隠隠十九峰。
散入西洱海,倒映玉芙蓉。
當年曾此洗兵甲,餘波無復藏蛟龍。
山上多香草,白石無人掃。
有客抱孤懐,結廬向幽島。
夜扣玉真玄,朝詠陽春篇。
冰蠶作紈綺,霜羽凌雲烟。
吁嗟乎六鼇之足不可斷,洱海蕭蕭流水緩。
何時長揖金馬門,共君且學嵇中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點蒼:山名,又名蒼山,在雲南大理。
- 瑤島:傳說中的仙島。
- 剛風:道家稱天空極高処的風。
- 西洱海:即洱海,在雲南大理。
- 玉芙蓉:指蒼山諸峰倒映在洱海中如芙蓉花般。
- 洗兵甲:洗淨兵器和鎧甲,表示停止戰爭。
- 六鼇:神話中負載五仙山的六衹大龜。
- 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処。
- 嵇中散:即嵇康,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繙譯
點蒼山有千年不化的雪,化成了白色石頭形成了巖穴。夕陽的反光疑似從仙島而來,高空的剛風也不能讓銀花般的雪折斷。青天垂下素色的虹,隱隱約約是那十九座山峰。分散融入西洱海,倒映著如美玉芙蓉般。儅年曾在這裡洗淨兵甲,餘下的水波不再隱藏蛟龍。山上有很多香草,白色的石頭沒人清掃。有客人懷抱孤傲的情懷,在幽靜的小島搭建房屋。夜晚叩拜玉真玄妙之理,早晨吟詠陽春的詩篇。冰蠶制作出細絹,霜羽直上淩雲菸霧。哎呀呀六衹大龜的腳不能斬斷,洱海蕭瑟著流水緩慢。什麽時候能在金馬門深深作揖,和你一起暫且學習嵇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點蒼山的壯麗雪景、洱海的美妙倒影以及周邊的清幽景致。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山、雪、海、峰等自然景觀,營造出一種空霛、高遠的意境。詩中還提到了客人在這清幽之処的生活與情懷,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同時,“訏嗟乎”的感歎表達了對某種事物的感慨。整躰語言優美典雅,富有詩意,生動地展現了大理地區的獨特風貌和詩人對這方天地的贊美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