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霜鐘

霜滿瓊林度暁鐘,月華流韻徹晴空。 投簪幾憶鴻鳴露,欹枕猶驚鶴唳風。 銀葉香消深館裏,梅花調逺古城東。 十年感慨成無寐,應律音長豈世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投簪: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簪(zān)。
  • 欹枕:斜倚枕頭。欹(qī)。

繙譯

鞦霜佈滿了玉樹瓊林傳來了清晨的鍾聲,月光的音韻流淌著響徹了晴朗的天空。想起丟棄簪子棄官的時候就如鴻雁在露水時鳴叫,斜倚枕頭時仍舊會爲仙鶴在風中鳴叫而驚心。銀葉的香氣在幽深的館捨裡消散,梅花的曲調在古城的東邊飄遠。十年間感慨萬千以至於無法入眠,那郃乎音律的鍾聲長久怎麽會與世間相同。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霜鍾展開,營造出一種清幽且略帶傷感的氛圍。詩中通過描繪瓊林曉鍾、月華晴空等景象,展現出自然的靜謐之美。“投簪幾憶鴻鳴露,欹枕猶驚鶴唳風”,借廻憶投簪和對鶴唳的反應,表達出對往昔的追思和內心的敏感。銀葉香消和梅花調遠則進一步烘托出一種時光流逝、美好漸逝的感慨。最後兩句強調了詩人十年間的感慨以及這特別的鍾聲與世俗的不同,反映出其內心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整詩在寫景中融入情感,意境深遠,給人以廻味悠長之感。

張宇初

張宇初

明江西貴溪人,字信甫,又字子璿,號正一,又號無爲子。嗣漢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之子。洪武十年,襲掌道教,時年尚少。善畫墨竹蘭蕙及山水,以秋林平遠圖聞名。亦有文學,五言古詩意匠深秀,有三謝韋柳之遺響。其文極論陰符上經之理,而參合於儒家。有《硯泉集》。 ► 1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