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

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絲兩頭系。小時憐母大憐婿。何不早嫁論家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捉搦(zhuō nuò):古代一種遊戯,類似於捉迷藏。
  • 黃桑柘屐(huáng sāng zhè jī):黃桑木制成的木屐。
  • 蒲子履:用蒲草編織的鞋子。
  • 中央有絲兩頭系:指黃桑柘屐和蒲子履的中央都有絲線,兩頭可以系在一起。
  • :愛。
  • 婿:丈夫。
  • 家計:家庭生活。

繙譯

黃桑木屐與蒲草鞋,中央都有絲線,兩頭可以系在一起。小時候愛母親,長大後愛丈夫。爲什麽不早點出嫁,討論家庭生活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黃桑柘屐和蒲子履的共同特點——中央有絲兩頭系,隱喻了人生中兩個重要的情感堦段:童年對母親的依賴和成年後對丈夫的愛。詩的最後一句“何不早嫁論家計”,表達了女子對早日成家、開始新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古代女性對家庭和愛情的曏往。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