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去古日已遠:去古,離古代(的淳樸風尚)。意思是距離古代的美好時代已經越來越遠了 。
- 百僞無一真:世間到處都是虛僞之事,沒有一點真誠可言。
- 獨餘醉鄉地:獨餘,只剩下。只剩下醉鄉這個地方。
- 中有羲皇淳:羲皇(xī huáng),即伏羲氏,這裏指代上古時代。意謂醉鄉里還有上古時代淳樸的風尚。
- 聖教難爲功:聖人們的教化很難發揮功效。
- 乃見酒力神:卻能見到酒神奇的力量 。
- 誰能釀滄海:誰能夠用滄海之水釀成酒。
- **盡醉區中民 :讓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沉醉。
翻譯
離古代的淳樸風尚越來越遙遠了,世間滿眼都是虛僞,幾乎沒有一絲真誠。唯有醉鄉這個地方,還留存着上古時代的淳樸之風。聖人們費盡心力的教化難以見到功效,可酒的神奇力量卻得以展現。誰要是能將滄海之水釀成美酒啊,讓天下所有百姓都沉醉在這美好的氛圍裏。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元好問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深刻感慨與批判。開篇「去古日已遠,百僞無一真」直陳現實,鮮明地表達對現實社會虛僞風氣的不滿,流露出對古代淳樸真摯之風的深切懷念。「獨餘醉鄉地,中有羲皇淳」筆鋒一轉,在無奈中給人一絲美好寄託,將醉鄉描繪爲保留着上古淳樸的淨土,與現實世界形成強烈反差。「聖教難爲功,乃見酒力神」進一步展開思考,聖人的教化難以改變現狀,而酒卻能彰顯出神奇作用,凸顯出詩人對現實的無奈與對能夠改變世風的一種急切渴望。最後「誰能釀滄海,盡醉區中民」以誇張浪漫的想象,希望能用滄海釀酒,讓百姓沉醉,實則期盼出現一種力量能盪滌虛僞,使社會迴歸純真美好。整首詩情感沉鬱卻不失浪漫情懷,在對現實的批判與對理想的嚮往中,展現出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