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负郭桑麻秋课重。 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 乡社鸡豚人与共。 春风渐入浮蛆瓮。 绕屋清溪醒午梦。 一榻翛然,坐受云山供。 四海虚名将底用。 一声啼鸟岩花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負郭:靠近城郭。「負」有背靠、靠近之意 。
  • 秋課重:秋季農事繁忙,「課」在這裏可理解爲賦稅、農事任務 。
  • 分(fèn)得:得到、分到。
  • 鄉社:鄉村中祭祀土神的地方,也指鄉村裏舉行的社日活動。
  • 雞豚:雞和豬,常用來指農家美食。
  • 浮蛆甕:指酒甕。「浮蛆」是指酒面上的浮沫,代指酒 。
  • 翛(xiāo)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超脫的樣子。
  • 底用:何用、有什麼用。

翻譯

靠近城郭的地方,秋天的農事十分繁忙。十角黃牛拉着犁杖,人們分到山田去耕種。鄉村裏社日大家一起享用雞肉和豬肉。春風輕柔地吹進那盛着美酒的酒甕之中。 環繞着屋子的清澈溪水潺潺流淌,把我從午睡的夢中喚醒。在那整潔的榻上,自由自在,悠然欣賞着雲山美景彷彿是大自然敬獻的美景供我享用。在這茫茫四海中,那些虛名又有什麼用呢?一聲清脆的鳥啼響起,山間的野花也彷彿隨之輕輕搖動。

賞析

這首詞描繪出一幅愜意安寧的鄉村生活畫卷。上闋通過描寫秋季忙碌的農事以及鄉村社日歡快分享美食等場景,展現出一種自給自足、淳樸自然的鄉村氛圍。 「春風漸入浮蛆甕」這句以春天吹入酒甕這一細節,爲田園生活增添了幾分閒適與浪漫。 下闋着重描寫主人公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繞屋清溪醒午夢」勾勒出一幅清幽靜謐的畫面,顯示環境之美好,也體現主人公生活的悠然自在。 「一榻翛然,坐受雲山供」更是把主人公超脫世俗、盡情享受自然的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最後「四海虛名將底用」直接表達對虛名的不屑,以「一聲啼鳥巖花動」這樣充滿生機與靈動的畫面結尾,言雖盡而意無窮,詩人似乎遺世獨立在這美好的自然田園之間,享受着遠離塵世紛爭的寧靜與美好,整首詞充滿了田園之樂和詩人對寧靜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有一種沖淡平和之美。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