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风雨送春忙,烂醉花时得几场。 枝上桃花吹尽也,残芳。 一片春风一片香。 少日为花狂,老去逢春只自伤。 回首十年欢笑处,难忘。 一曲悲歌泪数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南鄉子:詞牌名。 爛醉:大醉。 少日:年少的時候。

翻譯

風雨匆匆地把春天送走,在賞花的好時節痛痛快快大醉幾場。樹枝上的桃花都被風吹落了呀,只剩那殘留的芬芳。每一片春風裏都夾雜着一縷香氣。

年少的時候爲賞花而盡情癡狂,到老來面對春天卻只能暗自傷感。回首過去十年那些充滿歡笑的地方,令人難以忘懷。一曲悲傷的歌響起,忍不住淚灑幾行。

賞析

這首詞是元好問感懷之作,借春花抒發人生感慨。上闋描繪了風雨送春、桃花凋零的景象 ,「風雨送春忙」短短一句爲全詞定下了一種時光匆匆、春景易逝的基調。「爛醉花時得幾場」表達出詞人想要盡情享受春日花景的快意,可緊接着「枝上桃花吹盡也」,花謝芳殘,美好輕易消逝,體現出一種無奈與失落。「一片春風一片香」又帶着點對春之美好的留戀。

下闋對比了年少與年老時面對春天的不同心境。年少時「爲花狂」,那是充滿活力與熱情的表現。而「老去逢春只自傷」,年老以後心境已然改變,逢春更多的只是傷感。「回首十年歡笑處,難忘」回憶過去美好的時光,往昔的歡樂與如今的悲傷形成鮮明對比。最後「一曲悲歌淚數行」,將這份沉重的情感推向高潮,詞人對時光流逝、人生衰颯的悲嘆都融入了這數行淚水之中,情感真摯深沉,讀來令人動容 。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