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
談生者,年四十,無婦。常感激讀《詩經》。夜半,有女子年可十五六,姿顏服飾,天下無雙,來就生爲夫婦,乃言:“我與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後,方可照。”爲夫妻,生一兒,已二歲;不能忍,夜伺其寢後,盜照視之,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下但有枯骨。婦覺,遂言曰:“君負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歲而竟相照也?”生辭謝。涕泣不可復止,雲:“與君雖大義永離,然顧念我兒。若貧不能自偕活者,暫隨我去,方遺君物。”生隨之去,入華堂,室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與之,曰:“可以自給。”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後生持袍詣市,睢陽王家買之,得錢千萬。王識之,曰:“是我女袍,此必發墓。”乃取考之,生具以實對。王猶不信,乃視女冢,冢完如故。發視之,果棺蓋下得衣裾。呼其兒,正類王女,王乃信之。即召談生,復賜遺衣,以爲主婿。表其兒以爲侍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感激:這裏指感動奮發。
- 就:接近,靠近。
- 垂:即將。
- 生辭謝:談生道歉。「辭謝」(cí xiè),意爲認錯,道歉。
- 俾(bǐ):使。
翻譯
談生四十歲了,還沒有娶妻。他常常被《詩經》所感動奮發而誦讀。半夜時,有一個女子,年紀大約十五六歲,容貌姿態和服飾裝扮,天下無雙,來接近談生並與他結爲夫妻,女子說:「我和別人不一樣,不要用火光照我。三年之後,纔可以照。」他們成爲夫妻後,生下一個兒子,已經兩歲了;談生忍不住,在夜晚等她睡後,偷偷用火光照她,她的腰部以上已經長着和人一樣的肉,腰部以下只有枯骨。女子察覺後,就說:「你辜負了我,我快要死了,爲什麼不能再忍耐一年而竟然用火光照我呢?」談生道歉。女子哭泣不止,說:「和你雖然永遠斷絕了夫妻情義,但還是掛念我的孩子。如果你貧困不能自己帶着孩子生活,就暫時跟我走,我會給你留下一些東西。」談生跟着她去了,進入一座華麗的殿堂,房屋裏的器物都不同凡響。她給了談生一件珠袍,說:「可以用它維持生活。」她撕開談生的衣服衣襟,留下後就離開了。後來談生拿着珠袍到集市上,睢陽王家買了它,談生得到千萬錢。王家人認出了這件珠袍,說:「這是我女兒的袍子,這個人一定是挖掘了墳墓。」於是把談生抓起來拷問,談生把實際情況全部說了出來。王家還是不相信,就去查看女兒的墳墓,墳墓完好如初。打開墳墓查看,果然在棺蓋下找到了那件衣服衣襟。呼喚談生的兒子,長得很像王家的女兒,王家這才相信了。立即召見談生,又賜給他衣物,讓他做了女婿。上表舉薦他的兒子做了侍中。
賞析
這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故事中的女子身份神祕,她與談生的相遇和相處,以及談生因違背約定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都充滿了懸念和戲劇性。故事通過談生的經歷,展現了人性中的好奇心、慾望以及情感的複雜性。同時,故事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於婚姻、家庭和道德的一些觀念和價值觀。整體來說,這個故事富有想象力,語言簡潔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