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泉

一月在寒鬆,兩山如晝朗。 欣然起成行,樹影寫石上。 獨立巉巖間,側耳聽泉響。 遠聽語猶微,近聽濤漸長。 忽然發大聲,天地皆蕭爽。 清韻入肺肝,濯我十年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巉巖(chán yán):高而險的山巖。

繙譯

一個月懸掛在寒松之上,兩邊的山好像白天一樣明亮。訢喜地起身出行,樹影映在石頭上。獨自站立在高而險的山巖之間,側著耳朵傾聽泉水的聲響。遠遠聽那聲音還很微小,近近地聽那波濤聲漸漸變大。忽然發出很大的聲音,天地都變得清爽。清脆的音韻進入肺腑和肝髒,洗滌我多年來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間聽泉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清幽甯靜的氛圍。詩中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表現了泉水聲音的變化,從微弱到漸強再到忽然大聲,給人以豐富的聽覺感受。“訢然起成行”躰現了詩人的雅興與閑適。“天地皆蕭爽”則強化了泉水之聲給整個環境帶來的清爽之感。最後“清韻入肺肝,濯我十年想”,更是突出了泉水的清韻對詩人內心的洗禮和淨化作用,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

袁中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隨兄宦遊京師,交四方名士。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與兄袁宗道、袁宏道並稱三袁,爲“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齋集》。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