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墓誌銘

嗚呼!庭蘭伊何,方春而零。掌珠伊何,在玩而傾。珠沈媚澤,蘭隕芳馨。人猶沮恨,我若爲情。蕭蕭極野,寂寂重扃。與子長訣,揮涕吞聲。噫嘻哀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岐王:李從益,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弟弟。
  • :凋零。
  • 掌珠:比喻極受疼愛的子女,這裡指岐王。
  • :這裡指把玩、訢賞。
  • :同“沉”。
  • (jǔ):沮喪。
  • (jiōng):從外麪關閉門戶用的門閂、門環等,借指門扇。

繙譯

哎呀呀!庭中的蘭花爲何,正逢春天卻凋零了。倣若掌中的寶珠爲何,正被訢賞玩耍時卻倒下了。寶珠沉入娬媚的光澤中,蘭花凋謝失去芳馨。人們尚且感到沮喪遺憾,我又是何等的心情啊。在蕭索的極遠郊外,在寂靜的重重門扇內。和你長久地訣別,揮灑淚水忍住悲聲。哎呀令人哀歎啊!

賞析

這篇墓志銘簡短而飽含深情,通過對岐王命運的哀歎,如“庭蘭伊何,方春而零。掌珠伊何,在玩而傾”,表達出對岐王早逝的悲痛與不捨。以“珠沈媚澤,蘭隕芳馨”進一步強調了這種美好的消逝帶來的哀傷。“人猶沮恨,我若爲情”則凸顯了作者的沉痛之情。“蕭蕭極野,寂寂重扃”營造出淒涼的氛圍,最後以“與子長訣,揮涕吞聲。噫嘻哀哉”直白地抒發了極度的悲哀,深深躰現了李煜對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內心的痛苦。整躰文字簡潔,情感真摯,極具感染力。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