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者

風牽釣線裊長竿,短笠輕蓑細草間。 春雨濛濛看不見,水煙埋却面前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嫋(niǎo):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這裏形容釣線在風中擺動。
  • 蒙(méng)蒙:形容雨點細小、模糊的樣子。
  • 水煙:水面上像煙霧一樣的水汽。

翻譯

微風輕輕牽拉着釣線,釣線在長長的釣竿上隨風擺動。釣魚人戴着小小的斗笠,身披輕便的蓑衣,靜靜地坐在細草叢生的岸邊。淅淅瀝瀝的春雨如細絲般飄灑,朦朦朧朧讓人難以看清,水面上涌起的水汽,彷彿將眼前的山巒都掩埋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靜謐悠然的垂釣圖。開篇「風牽釣線嫋長竿,短笠輕蓑細草間」,簡潔幾筆便勾勒出釣者的形象:在微風中,釣線隨釣竿嫋嫋擺動,釣者披蓑戴笠置身於細草之間,畫面充滿了閒適之感。後兩句「春雨濛濛看不見,水煙埋卻面前山」進一步渲染氛圍,春雨朦朧,山水之間被水汽籠罩,營造出一種煙雨朦朧的意境,讓整首詩充滿空靈之美。此詩雖未直接表達釣者的心境,但通過這寧靜優美的畫面,我們能感受到釣者遠離塵世喧囂,沉浸於大自然中的怡然自得。整首詩動靜結合,短短二十八個字,便展現出歐陽修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情趣的獨特把握 。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