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苑御筵奉詔送文太師致政歸西都四首 其三

· 陸佃
太師勳業在丹書,乞得身歸主眷殊。 五色詔容瞻鳳闕,白雲篇不換蛇珠。 閒應物外神仙有,健復人間將相無。 明夜畫船回首處,汴隄烟月柳千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瓊林苑:宋 代皇家苑囿,在汴京(今 河南 開封)城西。
  • 御筵:皇帝命設的筵席。
  • 致政:猶致仕,指官員辭職歸家。
  • 丹書:古代帝王賜給功臣授以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詔書,文中指記功勳的史冊。
  • 主眷殊:君主的眷顧很特殊優厚。
  • 五色詔:詔書用五色綾紙書寫,故云 ,借指帝王詔書 鳳闕:皇宮、朝廷。
  • 白雲篇:可能代指文太師淡泊名利、嚮往歸隱的心境表達。
  • 蛇珠:傳說中有靈異的寶珠 物外:世外。
  • 健復:還能夠很健康。

翻譯

太師您的功勳事業已銘刻在那記載功績的史冊之上,如今您請求歸隱還能得到君主特別優厚的眷顧。在皇宮之中瞻望着傳達您歸鄉的五色詔書,那淡泊歸隱之心,即使是靈異的蛇珠也無法置換您的一片白雲之心。此時您悠閒地步入世外,如同神仙一般,而世上像您這樣健康且有着如此功勳的將相卻不會再有了。明天夜晚,您乘坐着畫船在離去的路上回首時,汴河大堤上如煙的月色下,楊柳依依千樹搖曳。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奉詔送文太師致仕歸鄉時所作。開頭直接點明文太師功勳卓著,並用 「乞歸」「主眷殊」 表明其既有高風亮節且深受皇帝恩寵,爲全詩奠定尊敬的基調。「五色詔容瞻鳳闕」 描繪出在皇宮中宣讀詔書這一莊重場景;「白雲篇不換蛇珠」 以對比,突出文太師對名利的淡泊和對歸隱的嚮往。 頸聯中「閒應物外神仙有」進一步渲染文太師歸鄉後的悠然狀態,「健復人間將相無」 則從健康和功績兩方面盛讚太師的獨一無二。尾聯 「明夜畫船回首處,汴堤煙月柳千株」 以景結情,描繪出太師乘舟歸去回望時看到的悽美畫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空間,同時又流露出送別時的眷戀不捨之情,整首詩辭藻雅麗,用典巧妙,表達了對文太師的崇敬與送別之情。

陸佃

陸佃

宋越州山陰人,字農師,號陶山。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曾受經於王安石。授蔡州推官,召補國子直講。元豐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哲宗初,遷吏部侍郎,預修《神宗實錄》。屢更外任,治獄有聲。徽宗立,召爲禮部侍郎,預修《哲宗實錄》。遷吏部尚書,拜尚書右丞,轉左丞。以主張參用元祐人材,反對窮治元祐餘黨,遭讒,罷知亳州而卒。有《埤雅》、《禮象》、《春秋後傳》、《陶山集》等。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