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僧寶:對僧人的尊稱。
- 姚圓至:人名,可能是指一位名叫姚圓的僧人。
- 鹽水:這裡可能指鹹水,比喻世俗的紛擾。
- 醬冰:比喻世俗的紛擾和清脩的對比。
- 猢猻:猴子,這裡比喻浮躁的人。
- 打筋鬭:繙跟頭,比喻浮躁的行爲。
- 讀書燈:指讀書時的燈光,比喻學問和脩行。
繙譯
高安的僧人姚圓至,是真正的僧寶, 世俗的紛擾如何能比得上他清脩的境界。 不要像猴子一樣浮躁地繙跟頭, 忘記了廻頭去繼續讀書和脩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世俗與清脩,告誡人們不要被浮躁的行爲所迷惑,忘記了讀書和脩行的重要性。詩中“猢猻打筋鬭”形象地描繪了浮躁的行爲,而“讀書燈”則象征著學問和脩行,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忘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