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遜綿題三賢祠堂詩有云士死惟留姓與名天下第一議論也再賦二首
殷仁周壽缺圓形,釋寶仙清笑乞靈。
何限臺階隆爵位,誰堪鼎足並儀形。
歲寒臭味鬆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
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薦芳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殷仁周壽:指殷商和周朝的仁德與長壽。
- 釋寶仙清:指佛教中的寶物和仙人的清淨。
- 乞靈:求神賜予靈感或庇佑。
- 臺階隆爵位:指高官顯貴的地位。
- 鼎足並儀形:比喻三者並立,各有其獨特的形態和地位。
- 歲寒臭味:指在嚴寒中仍能保持的香氣,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乾象光芒:指天象的光輝,比喻天命或天意。
- 日月星:指天上的日月星辰,常用來比喻光明和指引。
- 野服:指在野的服飾,比喻不拘小節,自然本色。
- 蘋藻:水草,古代用來祭祀,這裏指祭祀時的香草。
- 芳馨:芳香,比喻美好的名聲或德行。
翻譯
殷商與周朝的仁德如缺圓之形,佛教的寶物與仙人的清淨笑對乞靈。 無數臺階上高聳的爵位,誰能與鼎足並立,各有其儀形。 歲寒中鬆梅竹的香氣依舊,乾象的光芒如同日月星辰。 野服之下人品無異,年年以蘋藻祭祀,芳香四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殷商、周朝、佛教和仙人等不同文化和歷史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於歷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詩中「歲寒臭味鬆梅竹」一句,以鬆梅竹在嚴寒中仍能保持香氣的自然景象,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於高尚品質的讚美。而「乾象光芒日月星」則進一步以天象的光輝來比喻天命或天意,體現了作者對於天道自然的敬畏。最後,通過「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薦芳馨」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於人品與自然本色的認同,以及對於傳統祭祀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詩歌創作的功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送趙仁則官滿西歸三首 》 —— [ 元 ] 方回
- 《 送汪以南教授 》 —— [ 元 ] 方回
- 《 臘月菊 》 —— [ 元 ] 方回
- 《 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故太學徐君 》 —— [ 元 ] 方回
- 《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九月一日稍佳演作五十六字終不及少陵牧之 》 —— [ 元 ] 方回
- 《 二月十六日夜獨酌思歸四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