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

· 方回
一尺光陰七寸餘,暗驚前路恐無餘。 匹如月欠三分滿,又似蓂飄六片初。 學問文章俱廢忘,科名官職總空虛。 諸孫中有小丁亥,十歲應能讀我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丙申: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裏指作者方回的出生年份。
  • 光陰:時間。
  • 七寸餘:形容時間短暫,七寸比喻極短的時間。
  • 前路:未來的時間或人生道路。
  • 匹如:比喻如同。
  • 月欠三分滿:月亮還未完全圓滿,比喻不完美或不足。
  • :古代傳說中的瑞草,每月初一至十五,每天生一葉,十六至月末,每天落一葉。
  • 飄六片初:蓂草初落六片葉,比喻時間的流逝。
  • 科名:科舉考試的名次。
  • 官職:官吏的職位。
  • 總空虛:總是虛無,沒有實際意義。
  • 諸孫:衆多孫子。
  • 小丁亥:指作者的一個孫子,生於丁亥年。
  • 應能:應該能夠。

翻譯

一尺光陰只剩下七寸多,我暗自驚覺未來的路可能不再充裕。 就像月亮還差三分才圓滿,又似蓂草初落六片葉,象徵着時光的流逝。 學問和文章都已經荒廢遺忘,科舉的名次和官職總是虛無縹緲。 我的衆多孫子中有一個小丁亥年出生的,十歲時應該能夠讀懂我的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時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後代的期望。詩中,「一尺光陰七寸餘」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短暫和寶貴,而「暗驚前路恐無餘」則透露出對未來的憂慮。通過「月欠三分滿」和「蓂飄六片初」的比喻,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不完美。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以及對子孫能夠繼承和理解自己學識的深切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後代的殷切希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