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幼孤:幼年喪父。
- 兒嬉:玩耍。
- 聞道:聽到道理。
- 慚:羞愧。
- 性鈍遲:性格遲鈍。
- 虛文:空洞的文字。
- 迷釋老:迷失於佛教和老子的學說。
- 實學:實用的學問。
- 溯濂伊:追溯到濂溪和伊川,指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和程頤的學說。
- 五更燈火:指深夜讀書。
- 芸千卷:指書籍。
- 兩世冠裳:兩代人都有官職。
- 桂一枝:指科舉及第。
- 夢幻無成:指人生如夢,無所成就。
- 庾愁江恨:指深深的憂愁和遺憾。
- 鬢絲絲:指白髮。
翻譯
幼年喪父,我怎敢貪玩,聽到道理時,我總是感到羞愧,因爲我的性格遲鈍。早年我迷失於空洞的文字和佛教老子的學說,晚年我深入研究實用的學問,追溯到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和程頤的學說。深夜裏,我在燈火下苦讀,書籍堆積如山,兩代人都有官職,科舉及第。人生如夢,無所成就,我不怨恨,只有深深的憂愁和遺憾,白髮如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反思。詩中,「幼孤」、「聞道慚」等詞句,透露出作者幼年喪父的悲痛和對學問的渴望與自責。通過對比「虛文」與「實學」,展現了作者學問追求的轉變。最後,以「夢幻無成」、「庾愁江恨」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未能成就的深深憂愁,而「鬢絲絲」則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痕跡和人生的滄桑。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學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