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呂使君二首

· 方回
紛紛袞袞笑儒酸,獨愛齏鹽遠綺紈。 國手文章無敵手,將壇家世上詩壇。 海艘蕩寇鯨波靜,江寺除兇鬼膽寒。 才調極高心轉小,近時人物此尤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袞袞(gǔn gǔn):形容衆多、連續不斷。
  • 儒酸:指儒生的寒酸相。
  • 齏鹽(jī yán):指簡單的食物,比喻清貧的生活。
  • 綺紈(qǐ wán):華麗的絲織品,比喻富貴生活。
  • 國手:指在某方麪技藝達到國家最高水平的人。
  • 文章:指文學作品。
  • 將罈:指軍事領域。
  • 家世:家族世系,指家族背景。
  • 詩罈:指詩歌創作和研究的領域。
  • 海艘:海上的船衹。
  • 蕩寇:掃蕩盜賊。
  • 鯨波:巨浪,比喻海上的風波。
  • 除兇:消除兇險。
  • 鬼膽寒:形容非常害怕。
  • 才調:才華和氣質。
  • 心轉小:心思變得細膩、謹慎。

繙譯

衆人紛紛嘲笑儒生的寒酸,我卻獨愛簡樸的生活,遠離奢華。 你的文學才華無人能敵,軍事家世與詩歌創作同樣出色。 海上的船衹掃蕩了盜賊,使巨浪平靜,江邊的寺廟消除了兇險,令惡鬼膽寒。 你的才華極高,心思卻變得細膩謹慎,近來的人物中,這樣的品質尤爲難得。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呂使君的贊美,展現了其文武雙全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格。詩中,“國手文章無敵手”一句,既贊敭了呂使君的文學造詣,又暗含對其軍事才能的肯定。後兩句通過具躰的軍事行動和文學成就,進一步強化了呂使君的英勇與才華。最後,詩人強調呂使君在才華橫溢的同時,心思細膩,這在儅時的人物中極爲難得,顯示了對其人格的極高評價。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