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日如江西以畏飲辭吳式賢宅宿向果市店

· 方回
殘雪西郊路,依稀已似春。 初程何必遠,相識況如親。 久遠交宜淡,沉綿飲戒醇。 故辭情話友,擬便穩眠身。 販旅駢荒店,蠻音酗近鄰。 霰穿疏瓦亂,風掠破巾頻。 倦馬噴醒嚏,頑雞絕凍呻。 謾誇爲客慣,卻憶在家貧。 老嫗言堪取,諸奴意勿嗔。 近來軍過後,少有早行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程:旅程的開始。
  • 沉綿:指長時間的飲酒。
  • :指酒的純度高,這裏指戒酒。
  • 販旅:商販和旅客。
  • 蠻音:指南方方言。
  • :(xiàn) 小冰粒,通常指雪前或雪中降落的小冰粒。
  • 謾誇:(màn kuā) 空誇,虛誇。
  • 老嫗:(lǎo yù) 老婦人。

翻譯

殘雪覆蓋的西郊路上,依稀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旅程纔剛開始,何必急於遠行,相識的朋友就像親人一樣。長時間的交往應該保持淡然,戒掉沉溺於酒的習慣。因此,我婉拒了朋友的熱情話語,打算找個地方好好休息。荒涼的旅店裏擠滿了商販和旅客,近鄰傳來南方方言和酗酒的聲音。小冰粒穿透稀疏的瓦片,風不斷吹拂着破舊的頭巾。疲倦的馬兒噴着鼻息,頑強的雞在嚴寒中停止了叫聲。空誇自己習慣於旅途,卻更懷念在家時的清貧。老婦人的話值得聽取,不要對僕人們的意見生氣。近來軍隊經過後,很少有早起趕路的人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正月初七日前往江西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殘雪西郊路」一句即勾勒出初春的景象,而「相識況如親」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詩人在旅途中選擇了淡泊的生活方式,戒酒以保持清醒,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清貧生活的懷念。通過對旅途中的細節描寫,如「霰穿疏瓦亂,風掠破巾頻」,詩人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