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曉行二首

· 方回
霜鍥駝裘耳欲冰,誰家先我已宵興。 道傍籬落遮叢筱,隔火熒熒見一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霜鍥(qiàn):霜像刀子一樣刺入。
  • 駝裘:用駱駝毛制成的衣服。
  • 宵興:夜間起牀活動。
  • 籬落:籬笆。
  • 叢筱(xiǎo):密集的小竹子。
  • 隔火:隔著火光。
  • 熒熒:微弱的光亮。

繙譯

霜像刀子一樣刺入我的駝毛衣服,耳朵都快要凍成冰了。不知道是誰家,在我之前就已經在夜間起牀活動了。道路旁的籬笆遮擋著密集的小竹子,透過火光,我看見了一盞微弱的燈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行旅的寒冷與孤寂。通過“霜鍥駝裘耳欲冰”一句,生動地表達了嚴寒的天氣,而“誰家先我已宵興”則透露出詩人對他人早起的驚訝與孤獨感。後兩句“道傍籬落遮叢筱,隔火熒熒見一燈”則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幽暗中透出希望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在寒冷與孤獨中對溫煖的渴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