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暘某氏墳庵

· 方回
讀君古墓作,因之懷抱縈。 老夫九年前,小雛憐寧馨。 一夕病弗起,殤車出北城。 卜兆鄰古寺,守訶乏村氓。 去歲罹發掘,盜蹤無由明。 跋馬近往視,壞垣環枳荊。 藏中本無物,□至睨茲塋。 玉匣患不侈,宜爾巢鼯猩。 楊生昔裸葬,漢傳留佳評。 世事可以鑑,悲哉聊此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賓暘: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某氏墳庵:某人的墓地或墓旁的小屋。
  • 懷抱縈:心中纏繞着思緒。
  • 小雛:這裏指年幼的孩子。
  • 寧馨:安寧,平靜。
  • 殤車:運送死者棺材的車。
  • 卜兆:選擇墓地。
  • 守訶:守護,這裏指守墓。
  • 村氓:村民。
  • 罹發掘:遭受挖掘。
  • 跋馬:騎馬遠行。
  • 壞垣:破敗的牆。
  • 環枳荊:周圍長滿了荊棘。
  • 玉匣:這裏指棺材。
  • 巢鼯猩:鼯鼠和猩猩的巢穴,比喻荒涼。
  • 楊生:指楊王孫,漢代人,主張裸葬。
  • 漢傳:漢代的傳說或記載。

翻譯

讀了賓暘關於古墓的詩作,我的心中不禁縈繞着思緒。九年前,我那幼小的孩子,安寧平靜地生活着。然而一夜之間,他因病不起,棺材被運出北城。我們選擇了一個鄰近古寺的地方作爲墓地,但守墓的村民卻缺乏。去年,墓地遭到挖掘,盜賊的蹤跡無從查明。最近我騎馬去看,只見破敗的牆周圍長滿了荊棘。墓中原本就沒有什麼貴重物品,卻引來了盜賊的窺視。棺材並不奢華,卻成了鼯鼠和猩猩的巢穴。楊王孫曾經主張裸葬,漢代的傳說中留下了他的佳評。世事可以作爲借鑑,我因此悲嘆,寫下這首詩。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對賓暘關於古墓詩作的迴應,通過回憶自己孩子的早逝和墓地的遭遇,表達了對生死、世事的深刻感慨。詩中,方回通過對墓地的描繪,反映出社會的動盪和人生的無常。他引用楊王孫的裸葬故事,意在說明簡樸的生活方式和對待死亡的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傳統美德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