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點易婁君復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極。
太極生陰陽,陰陽各有畫。
濂溪何所傳,妙得於太極。
極上作一圈,一圈只是白。
伏羲已爲贅,大小圈更十。
不知果何意,多是祖河圖。
所以負笭者,敢於嗤吾徒。
願與易相忘,圈點畫皆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伏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人物,被認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八卦的創造者。
- 太極:中國哲學中的一個概念,代表宇宙最初的無極狀態,後分化爲陰陽。
- 陰陽: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兩個對立而統一的概念,代表宇宙萬物的兩種基本屬性。
- 濂溪:指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其著作《太極圖說》對太極理論有深入闡述。
- 一圈只是白:指太極圖中的白色部分,代表陽。
- 贅:多餘,無用。
- 祖河圖:指《河圖》,中國古代的一種神祕圖譜,與八卦有關。
- 負笭者:指揹負書籍的人,這裏可能指學者或讀書人。
- 嗤:嘲笑。
翻譯
伏羲所創的先天易,最初是太極的概念。太極分化出陰陽,陰陽各有其象徵的圖畫。周敦頤傳承了太極的奧妙,太極圖上畫一個圈,這個圈是白色的。伏羲的太極圖已經顯得多餘,還有更多大小不同的圈,共有十個。不知道這些圈究竟有何深意,大多是以《河圖》爲祖。因此,那些揹負書籍的人,敢於嘲笑我們這些研究易經的人。我希望能與易經相忘於江湖,不再有圈圈點點的束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伏羲先天易和太極圖的描述,表達了對傳統易經研究的反思和超脫。詩中,「伏羲已爲贅,大小圈更十」一句,既是對傳統易經符號的批評,也透露出對繁瑣解釋的不滿。最後兩句「願與易相忘,圈點畫皆無」,則體現了詩人希望能擺脫傳統束縛,達到一種心靈自由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