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歙黟楚□□五首
儒者書隱公,昔持浙西節。
按一青溪令,聞者膽爲裂。
先聲到江東,庶亦有旌別。
似聞復留中,駸駸管喉舌。
君可持我詩,叩門細自列。
貪吏劇百巧,廉吏抱一拙。
拙廉名弗彰,巧貪位深竊。
何啻萬蚊虻,日咂生民血。
我老死已近,分甘糧欲絕。
此公能薦君,長鬣幸未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歙黟楚:地名,歙縣、黟縣、楚州,均位於今安徽省。
- 浙西節:指浙江西道的節度使。
- 青溪令:指青溪縣的縣令。
- 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 留中:指留在朝廷中央任職。
- 駸駸:形容迅速。
- 管喉舌:指掌管言論的職位。
- 劇百巧:極其狡猾。
- 抱一拙:堅守樸實無華。
- 位深竊:竊取高位。
- 啻:僅,只。
- 蚊虻:蚊子和虻蟲,比喻貪官污吏。
- 分甘糧欲絕:指自己即將斷糧,生活困苦。
- 長鬣:長鬚,此處指年紀。
翻譯
儒者書隱公,昔日曾持浙江西道的節度使之職。他曾按察青溪縣的縣令,聽聞此事的人膽戰心驚。他的名聲先傳到了江東,似乎也有所區別對待。似乎聽說他又被留在朝廷中央,迅速地掌管了言論的職位。你可以拿着我的詩,親自去叩門細述。貪官極其狡猾,而廉潔的官員則堅守樸實無華。廉潔的名聲不顯,狡猾的貪官卻竊取了高位。這何止是成千上萬的蚊虻,每天都在吸食百姓的血。我老了,死期將近,自己的糧食也快斷絕了。這位書隱公能夠推薦你,幸好他的長鬚還未雪白。
賞析
這首詩是方回贈給前歙黟楚的某位官員的,詩中表達了對廉潔官員的讚賞和對貪官污吏的痛斥。詩人通過對比貪官和廉吏的行爲和命運,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和不公。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望,希望廉潔的官員能夠得到重用,而自己雖然生活困苦,但仍抱有一線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