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有感

· 方回
古人所願爲,莫若言事官。 前後五百輩,風節何索然。 士所甚榮者,草詔登金鑾。 繆妄或預選,文章何足傳。 又如相人國,操秉中書權。 奸邪雜庸懦,覆餗鼎實顛。 代天分百工,設此三要職。 我雖幸登名,三不踐其一。 嘗叨臺諫命,大臣陰見柅。 擊搏非所能,甘受一麾斥。 於時已潰亂,竟不保宗祏。 論罪誅枯?,孰可付史筆。 星河夜西流,看天徒嘆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索然:形容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 草詔:起草詔書。
  • 金鑾:指皇帝的寶座或朝廷。
  • 繆妄:錯誤荒謬。
  • 預選:參與選拔。
  • 相人國:指擔任宰相,輔佐國家。
  • 操秉:掌握,持有。
  • 中書權:指中書省的權力,中書省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機構。
  • 覆餗鼎實顛:比喻國家政治混亂,政權不穩。
  • 代天:代表天命,指皇帝或其代表。
  • 百工:指各種官職。
  • 三要職:指重要的三個職位。
  • :謙詞,表示自己不配得到。
  • 臺諫:指御史臺和諫官,負責監察和進諫。
  • :阻止,阻礙。
  • 一麾斥:被排斥,被罷免。
  • 宗祏:宗廟,指國家的根本。
  • 論罪誅枯?:指對罪行進行審判和懲罰。
  • 史筆:歷史記載。
  • 星河:銀河。

翻譯

古人所願成爲的,莫過於言事官。前前後後有五百多人,但他們的風節卻顯得乏味無趣。士人最爲榮耀的,是起草詔書登上金鑾殿。但這些錯誤荒謬的人或許也能參與選拔,他們的文章並不值得流傳。又如擔任宰相輔佐國家,掌握中書省的權力。但這些奸邪和庸懦之人,卻使得國家政治混亂,政權不穩。代表天命的皇帝分派百官,設立這三個重要職位。我雖然有幸被提名,但卻未能擔任其中任何一個。曾經擔任過御史臺和諫官的職務,但被大臣暗中阻止。我無法進行激烈的鬥爭,只能甘願被排斥。那時國家已經陷入混亂,最終未能保住國家的根本。對於這些罪行進行審判和懲罰,誰能夠承擔起歷史記載的責任呢?夜晚看着星河向西流動,我只能空自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混亂的深深憂慮。通過對比古人所願的言事官與現實中官員的無能和腐敗,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未能擔任重要職位、未能改變國家命運的無奈和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憂國憂民的精神。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