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誡釋道相辯
禪道本來無辯證,皆因古聖強名。不須方外謾勞形。人人俱有分,個個總圓成。
但把萬緣齊放下,切須戒斷無明。給孤園內任縱橫。泥牛哮吼處,日午打三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辯證:這裏指辯論和證明。
- 古聖:古代的聖人。
- 強名:勉強命名。
- 方外:指世俗之外,這裏指超脫世俗的修行。
- 勞形:使身體勞累。
- 有分:有份,有權得到。
- 圓成:圓滿完成,達到完美境界。
- 萬緣:各種因緣,泛指世間的一切事物。
- 戒斷:戒除,停止。
- 無明:佛教術語,指無知或不明真相。
- 給孤園:佛教中指僧侶居住的地方。
- 縱橫: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泥牛:佛教比喻,指無法渡過生死之河的衆生。
- 哮吼:大聲吼叫。
- 日午打三更:比喻時間錯亂,日午即正午,打三更則是深夜,兩者時間不符。
翻譯
禪宗和道教的本質無需辯論證明,這都是古代聖人勉強命名的。不需要在世俗之外使身體勞累。每個人都有份,每個人都能達到完美境界。
只要放下世間的一切因緣,必須戒除無知。在僧侶居住的地方自由自在。當泥牛大聲吼叫時,正午卻像是深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禪宗和道教的理解,認爲兩者的本質無需通過辯論來證明,而是每個人都能通過修行達到的境界。詩中強調了放下世俗的束縛,戒除無知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中達到自由自在的狀態。最後通過「泥牛哮吼處,日午打三更」這一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超然和時間感的錯亂,體現了禪宗和道教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