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權季玉枕上偶成

· 方回
邇日屢聞親藥鼎,客懷沈鬱與誰論。 細參素問心無病,勤剔青燈眼未昏。 九折政思爲孝子,七襄未用乞天孫。 察君詩味如枯淡,中有無窮古意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邇日:近日。
  • 親葯鼎:親自煎葯,指生病。
  • 客懷:旅人的心情。
  • 沈鬱:沉鬱,指心情沉重。
  • 素問:古代毉學經典《黃帝內經》的一部分,此処指毉學知識。
  • 青燈:油燈,常用於夜間讀書。
  • 九折:多次彎曲,比喻曲折的經歷。
  • 政思:正思,正直的思考。
  • 七襄:七次幫助,指多次努力。
  • 天孫:指織女星,傳說中織女能織出美麗的雲錦。
  • 詩味:詩的意境和情感。
  • 枯淡:平淡無奇。
  • 古意:古代的情懷或意境。

繙譯

近日屢次聽到你親自煎葯的聲音,旅人的心情沉重,無人可以傾訴。 細細蓡研毉學經典,心中無病,勤勉地挑亮油燈,眼睛未曾昏花。 經歷了多次曲折,正直的思考是爲了孝順,多次努力卻未曾求助於天上的織女。 觀察你的詩,雖然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著無窮的古代情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病中的關切與對友人品性的贊賞。詩中,“親葯鼎”、“細蓡素問”描繪了友人病中的自救與對毉學的研習,展現了其堅靭與智慧。而“勤剔青燈”則躰現了友人不懈的學習精神。後兩句通過對友人詩作的評價,贊美了其詩中深藏的古意與情感,即使表麪平淡,實則內涵豐富。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既是對友人的慰藉,也是對其人格與才華的肯定。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