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魂次周斐然韻

· 方回
搜香索影夜凝神,楚些招還萼綠真。 月底似逢和靖老,風前恍見壽陽人。 清寒不類巫山夢,素豔全非洛浦塵。 尤物有靈生幻相,憑誰貌取補之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搜香索影:形容在夜晚尋找梅花的香氣和影子。
  • 楚些:楚辭中的「招魂」篇,這裏指招魂的儀式。
  • 萼綠:指梅花。
  • 和靖老:指宋代詩人林逋,他隱居西湖孤山,以植梅養鶴自娛,有「梅妻鶴子」之稱。
  • 壽陽人:指梅花妝的典故,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曾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宮女爭相模仿,名梅花妝。
  • 巫山夢:指楚懷王夢遇巫山神女的傳說。
  • 洛浦塵:指洛水之濱的塵土,這裏比喻世俗的塵埃。
  • 尤物:指特別美麗的女子,這裏比喻梅花。
  • 生幻相:產生幻覺。
  • 貌取:描繪。
  • 補之春:補充春天的景象。

翻譯

在夜晚凝神尋找梅花的香氣和影子,彷彿在楚辭的招魂儀式中召喚回了梅花的真實形態。在月光下,似乎遇到了隱居的林逋老人,在風中恍惚看到了壽陽公主的梅花妝。這清寒的景象與巫山的夢境不同,這素雅的豔麗完全不同於洛水之濱的塵土。這美麗的梅花彷彿有了靈性,產生了幻覺,有誰能描繪出這補充春天景象的梅花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夜晚尋找梅花的香氣和影子,描繪了梅花的清寒與素豔,將其與巫山夢、洛浦塵相對比,突出了梅花的超凡脫俗。詩中運用了楚辭招魂、林逋隱居、壽陽公主梅花妝等典故,增添了詩意和文化內涵。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梅花美麗幻相的讚歎,以及對描繪梅花之難的感慨。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