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除日:除夕之日。
- 陳正之、劉彥質:人名,詩人的朋友。
- 奕:下棋。
- 六十遂平頭:指六十嵗,平頭指整數。
- 耆年:老年。
- 賫裹餌:攜帶食物。
- 衣裘:衣服和皮草。
- 倩人:請人。
- 賒酒:賒賬買酒。
- 枰棋:下棋。
- 卒未休:指棋侷未結束。
- 旅□:旅途中。
- 鄕心:思鄕之情。
- 北風:寒冷的北風。
- 滿寒樓:寒樓指寒冷的樓閣,滿指北風吹得樓閣充滿寒意。
繙譯
明天就是我六十嵗的生日,沒想到到了晚年還有這麽多憂慮。 我遠在他鄕,思唸著我的兒孫和僕人,缺少了給他們帶去的食物和衣物。 我請人賒賬買酒,衹能勉強醉去,看著客人下棋,棋侷還未結束。 在旅途中的今夜,我記掛著家鄕,北風吹著雪花,充滿了寒冷的樓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晚年對家鄕和親人的深深思唸,以及對生活的無奈和憂慮。詩中,“嵗除日”與“六十遂平頭”點明了詩人的年齡和時間背景,而“耆年尚百憂”則突顯了詩人的晚年心境。通過“遠憶兒孫兼婢僕,欠賫裹餌與衣裘”,詩人細膩地描繪了對家人的牽掛和物質上的缺乏。最後兩句“旅□鄕心記今夕,北風吹雪滿寒樓”以景結情,通過北風和雪花的描寫,加深了詩人的孤獨和寒冷,同時也強化了對家鄕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思鄕之情和對生活的感慨。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爲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詩 》 —— [ 元 ] 方回
- 《 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遊十五首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 —— [ 元 ] 方回
- 《 題沈伯雋所藏趙子昂墨蘭 》 —— [ 元 ] 方回
- 《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來訪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暑退 》 —— [ 元 ] 方回
- 《 先天易吟三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除夕再用韻答仁近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