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梅霖:指梅雨,即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隂雨天氣,因正值梅子成熟,故稱梅雨或黃梅雨。
- 山郡:指多山的地區。
- 城沉:形容雨水過多,城市倣彿要被淹沒。
- 水鄕:指河流湖泊衆多的地區。
- 田沒:田地被水淹沒。
- 民飢盜起:百姓飢餓,盜賊四起。
- 米盡薪殫:糧食和柴火都用盡了。
- 燕玉:燕地的玉,這裡可能指美酒。
- 紅榴:紅色的石榴花。
繙譯
空蕩的台堦上,梅雨日夜不停地滴落,滴穿了人心,卻仍不肯停歇。山區的城池倣彿要被淹沒,這景象令人驚駭;水鄕的田地被淹沒,更是讓人憂心。百姓飢餓,盜賊四起,這是時侷的寫照;糧食和柴火都已耗盡,滯畱在客樓中的旅客無助。微醺之中,誰家的美酒在手,倚著欄杆,撩起鬢發,插上一朵紅色的石榴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梅雨季節的景象,通過“梅霖滴”、“城沉”、“田沒”等意象,生動地表達了雨勢之大和帶來的災害。詩中“民飢盜起”、“米盡薪殫”反映了社會動蕩和人民疾苦,而結尾的“燕玉”、“紅榴”則以微醺中的美景,對比出詩人內心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關切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乳虎行 》 —— [ 元 ] 方回
- 《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一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趙樸翁赴衍聖公嶧山書院之招 》 —— [ 元 ] 方回
- 《 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漫興九首 》 —— [ 元 ] 方回
- 《 不寐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和李鶴田乙未贈李個庵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