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唐宗魯

· 趙汸
驚飆振原野,草樹日已疏。 客子懷故林,哀鴻雲外呼。 九土人相食,煙塵暗長途。 骨肉一分散,東甌定勾吳。 側身無津樑,飛夢輕重湖。 荊璞時未珍,所貴璉與瑚。 棠溪古云利,百鍊不受誣。 憂患啓明哲,艱貞奮良圖。 熠熠草上螢,青青澗中蒲。 已感秋日短,復悲冬夜徂。 陽光燭幽昧,陰壑羣生蘇。 歸舟泛春濤,一觴酹伍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驚飆(biāo):狂風。
  • 客子:離家在外的人。
  •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 九土:九州之土,泛指中國。
  • 東甌:古地名,今浙江省溫州市一帶。
  • 勾吳:古地名,今江囌省囌州市一帶。
  • 津梁:橋梁,比喻接引或引導的事物。
  • 重湖:指洞庭湖,因其有東、西兩部分,故稱重湖。
  • 荊璞:楚國的玉石,比喻美好的資質。
  • 璉與瑚:古代祭祀時盛放黍稷的器皿,比喻珍貴的人才。
  • 棠谿:古地名,今河南省西平縣一帶,以産劍聞名。
  • 百鍊:多次鍛鍊,比喻經過多次磨練。
  • 艱貞:在艱難中堅守正道。
  • 熠熠:光耀,鮮明。
  • (cú):過去,逝。
  • :照亮。
  • 隂壑:幽深的山穀。
  • 伍胥:伍子胥,春鞦時期吳國大夫,忠誠而悲劇的人物。

繙譯

狂風在原野上肆虐,草木日漸凋零。離家在外的人懷唸故鄕的林木,哀傷的鴻雁在雲外呼喚。九州大地人們互相殘食,菸塵遮蔽了漫長的道路。骨肉親人分散各地,東甌與勾吳相隔遙遠。側身無処尋找橋梁,衹能在夢中飛越重重湖泊。楚國的玉石雖美,但珍貴的是那些如璉瑚般的人才。棠谿的劍經過百鍊,不會受到誣蔑。憂患啓迪了智慧,艱難中堅守正道,奮發圖強。草上的螢火蟲閃爍著光芒,澗中的蒲草青翠欲滴。感慨鞦日短暫,悲傷鼕夜逝去。陽光照亮了幽暗,隂暗的山穀中萬物複囌。歸舟在春天的波濤中泛起,一盃酒祭奠伍子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人們的流離失所和對故鄕的深切懷唸。詩中通過狂風、凋零的草木、哀鴻等意象,傳達出時代的苦難和個人的悲痛。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堅守正道、歷經磨難而奮發圖強的人的贊美。結尾処,以歸舟和祭奠伍子胥的場景,寄托了對和平與忠誠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