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節婦

· 趙汸
家難年方茂,時艱志益堅。 九原無起日,一節矢終天。 逮下恩猶昔,隆師子象賢。 姓名歸太史,墓碣不須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原:指墓地,這裏比喻死亡。
  • 矢終天:誓言至死不變。
  • 逮下:指對待下屬或晚輩。
  • 隆師:尊崇老師。
  • 象賢:效法賢人。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歷史。
  • 墓碣:墓碑。

翻譯

家中的災難正值壯年,時代的艱難使她的志向更加堅定。 在九泉之下已無生還之日,但她矢志不渝,誓言至死不變。 她對待下屬和晚輩的恩情依舊如昔,尊崇老師,效法賢人。 她的名字已被太史記載,墓碑無需再鐫刻。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名叫張節婦的女性,她在家庭遭遇災難和時代動盪中,展現出了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詩中「九原無起日,一節矢終天」表達了她的忠誠和堅定不移的誓言,而「逮下恩猶昔,隆師子象賢」則描繪了她對待他人和學習的良好態度。最後兩句「姓名歸太史,墓碣不須鐫」強調了她的名聲和事蹟已被歷史記載,無需再通過墓碑來證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張節婦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