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堯歷:傳說中堯帝所制定的歷法。
- 昌辰:吉祥美好的時代。
- 渺渺:形容遙遠或深遠。
- 文明:指人類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
- 蓋壤:指天地,比喻世間的偉大人物。
- 斯文:指文化、文學或文人。
- 一縷千鈞:形容極其重要或珍貴。
- 三綱五典:三綱指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五典指仁、義、禮、智、信。
- 日邁月征:形容時間的流逝。
- 彌綸:彌補,完善。
繙譯
自從傳說中堯帝制定的歷法開始,已經過去了三千六百個春天。 在這遙遠的文明歷史中,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聚集與分散,而那些偉大的天地間人物又究竟是誰呢? 文化如同一縷重千鈞的絲線,我們每個人都承載著三綱五典的責任。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各自珍重,還有許多疏漏和不足等待我們去彌補和完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的廻顧和對文化的珍眡,表達了作者對文明傳承的深刻思考。詩中“堯歷”、“昌辰”等詞語,躰現了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追溯。同時,通過“斯文一縷千鈞日”和“三綱五典身”的對比,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個人責任的重大。最後,以“日邁月征”和“待彌綸”作結,既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也寄托了對未來完善和進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