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村道中

朝出南郭門,遙指西山陰。 馬蹄與石鬥,宛轉愁我心。 溪谷莽回互,寒風振穹林。 黃葉灑我衣,巖泉走哀音。 悽悽霜露降,窮思浩難任。 人生亦何爲,百年成古今。 華堂昔燕處,零落歸丘岑。 況復不得保,悲來淚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郭門:指南城門。
  • 西山陰:西山的北面,因山北爲陰。
  • 宛轉:曲折,這裏指心情的起伏變化。
  • 莽回互:草木茂密,交錯縱橫。
  • 穹林:高大的樹林。
  • 巖泉:山岩間的泉水。
  • 哀音:悲傷的聲音。
  • 悽悽:寒冷的樣子。
  • 霜露:霜和露水,兩詞連用常不實指,而比喻艱難困苦的條件。
  • 窮思:深思,沉思。
  • 浩難任:浩大的思緒難以承受。
  • 華堂:華麗的房屋。
  • 燕處:安居的地方。
  • 丘岑:小山丘。

翻譯

早晨從南城門出發,遠遠指向西山的北面。 馬蹄與石頭相鬥,心情隨之起伏不定。 溪谷中草木茂密交錯,寒風在高大樹林中振盪。 黃葉飄落灑在衣上,巖間的泉水發出悲傷的聲音。 寒冷的霜露降臨,深沉的思緒難以承受。 人生究竟爲了什麼,百年之間古今已成。 曾經華麗的居所,如今零落歸於小山丘。 更何況無法保全,悲傷涌上心頭,淚水沾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趙村道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深沉感慨。詩中「馬蹄與石鬥」、「黃葉灑我衣」等句,生動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和自然的淒涼,而「悽悽霜露降,窮思浩難任」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趙孟頫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藝術表達的高超技巧。

趙孟頫

趙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鬆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爲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爲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徵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鬆雪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