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送張監察出閩
秋宵倦起,起來風露溼人衣。休休未是早行時。旋摘青蔬炊飯,暖酒就爐圍。值青山有意,且把詩題。
興闌便歸,忽邂逅、故人期。道是遊山正叔,消息曾知。茶煙午竈,聽擊棹、歌聲笑語遲。雲靄散、皓月呈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婆羅門引:詞牌名,屬於宋詞的一種。
- 熊鉌:元代詞人,生平不詳。
- 倦起:因疲倦而起牀。
- 風露:風和露水。
- 休休:表示停止或結束。
- 鏇摘:立即採摘。
- 炊飯:做飯。
- 煖酒:加熱的酒。
- 就爐圍:圍坐在火爐旁。
- 興闌:興致消退。
- 邂逅:偶然相遇。
- 故人期:與老朋友的約定。
- 遊山正叔:可能是指一個名叫正叔的人去遊山。
- 茶菸午灶:午間煮茶的菸霧。
- 擊櫂:劃船時敲打船槳的聲音。
- 雲靄散:雲霧散開。
- 皓月呈煇:明亮的月亮展現出光煇。
繙譯
在鞦夜的疲倦中起牀,發現風和露水已經溼透了我的衣服。停下來,還不是該早早出發的時候。我立刻採摘新鮮的蔬菜做飯,圍坐在火爐旁,喝著溫熱的酒。此時,青山似乎有意,讓我把詩題寫在上麪。
興致消退後便廻家,突然遇到了與老朋友的約定。他告訴我正叔去遊山的消息,我曾知道。午間,我在煮茶的菸霧中,聽著劃船時敲打船槳的聲音,以及人們的歡聲笑語。雲霧散開,明亮的月亮展現出它的光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起牀後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日常生活細節,展現了作者的閑適與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詞中“風露溼人衣”、“青山有意”等句,巧妙地將自然與人的情感融爲一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結尾的“雲靄散、皓月呈煇”更是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甯靜而美麗的夜景,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甯靜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