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曦臺四景薄暮明霞

· 熊鉌
赫曦中夜真奇絕,起視茫茫大瀛渤。 風濤雪浪無際涯,絕岸時看孤島出。 洪爐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 直凌倒景窺三光,俯見塵寰如超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赫曦(hè xī):指太陽的光輝。
  • 中夜:半夜。
  • 奇絕:極其奇妙。
  • 大瀛渤:指大海。
  • 洪爐巨甑(hóng lú jù zèng):比喻天地如大爐,萬物在其中受造化之熱。
  • 囿形宇宙:指宇宙的形態。
  • 金石:比喻堅固不朽。
  • 倒景:指天空的倒影。
  • 三光:指日、月、星。
  • 塵寰(chén huán):人世間。

翻譯

半夜的太陽真是奇妙無比,起身望去,茫茫大海無邊無際。 風浪滔天,看不到盡頭,偶爾能看到孤島從岸邊突出。 天地如同巨大的熔爐和蒸鍋,宇宙的形態並非堅不可摧。 彷彿直接穿透天空的倒影窺視日、月、星,俯瞰人間如同超脫塵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半夜時分觀賞到的壯麗景象,通過誇張和比喻手法,將自然景觀與宇宙的宏大相聯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宇宙奧祕的探索。詩中「赫曦中夜真奇絕」一句,即展現了半夜太陽的奇異之美,而「直凌倒景窺三光」則進一步以超然的視角,描繪了作者彷彿凌駕於天空之上,窺視宇宙三光的超凡體驗。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展現了元代詩人熊鉌對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熊鉌

宋建寧建陽人,字去非。初名鑠,字位辛。號勿軒,一號退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授汀州司戶參軍。入元不仕。幼志於濂、洛之學,從朱熹門人輔廣遊,後歸武夷山,築鰲峯書堂,子弟甚衆。有《三禮考異》、《春秋論考》、《勿軒集》等。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