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閒人閒樂琴書味。行貨藥囊符水。頓然識破,沾名作解,蹉跎真計。枯木巖前累。要撅劣、諸緣總棄。剔開性月,時時不昧,忘神氣,養虛體。 煉就不空真智。向太虛、神妙成器。淨明體態,縱橫恢廓,一塵無翳。圓覺融三際。具莊嚴、法身純粹。顯如如了了,真常安住,徹無生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貨:指遊走賣藥。
  • 藥囊:裝藥的袋子。
  • 符水:指道士畫符籙的水,被認爲有治病或驅邪的作用。
  • 沾名作解:指爲了名聲而解釋事物。
  • 蹉跎:虛度光陰。
  • 枯木巖前累:比喻心境如枯木,難以生髮新意。
  • 撅劣:指拋棄劣質的事物或思想。
  • 性月:指本性如明月般清澈。
  • 不空真智:指無障礙的真實智慧。
  • 太虛:指宇宙未形成時的虛無狀態。
  • 淨明體態:指清淨明澈的狀態。
  • 恢廓:廣闊無邊。
  • 圓覺:圓滿的覺悟。
  • 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
  • 法身:指佛的法身,即佛的真實體性。
  • 如如:指真實不變的狀態。
  • 真常:指永恆不變的真實。
  • 無生: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譯

閒暇之餘,我享受着琴書帶來的樂趣。我帶着藥囊和符水四處遊走,治病救人。突然間,我領悟到,爲了名聲而解釋事物,其實是在虛度光陰,這不是真正的追求。我的心境如同枯木,需要拋棄那些劣質的事物和思想。我要剔除一切雜念,保持本性如明月般清澈,時時刻刻不昧於心,忘記身體的束縛,修養內在的精神。

我修煉出了無障礙的真實智慧,這種智慧在宇宙的虛無中變得神妙無比。我的狀態清淨明澈,廣闊無邊,沒有任何塵埃能夠遮蔽。我達到了圓滿的覺悟,融匯了過去、現在、未來。我的法身純粹莊嚴,顯示出真實不變的狀態,永恆安住,徹底超越了生死的束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閒暇之餘對琴書的熱愛,以及通過修行獲得的深刻領悟。作者認識到,追求名聲和解釋事物只會虛度光陰,真正的追求應該是保持內心的清淨和智慧。通過修煉,作者達到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體驗到了清淨、明澈、廣闊無邊的心靈狀態,最終達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修行和內心追求的深刻理解。

劉志淵

金道士。萬泉人,字海南,號元衝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丘處機於棲遊庵。金末兵亂,避於綿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

劉志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