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令

休執相皆空。徒滯頑空。勞勞不見有中空。空裏混成神妙體,空乃不空。 此理是真空。物物明空。念無念念不爭空。照見緣空成深智,方了圓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執相:執着於事物的表象。
  • 皆空:一切都是空的,佛教用語,指世間萬物皆無自性,都是空幻不實的。
  • 頑空:指空無一物,死寂的狀態。
  • 中空:中間空虛,沒有實質內容。
  • 神妙體:指超越形體的精神或靈性實體。
  • 真空:真正的空,指超越一切相對的存在,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
  • 念無念念:沒有念頭的念頭,即超越了念頭的狀態。
  • 緣空:因緣和合而成的空,指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條件下的暫時存在。
  • 深智:深邃的智慧。
  • 圓空:圓滿的空,指達到了完全的空性,即一切皆空的最高境界。

翻譯

不要執着於事物的表象,認爲一切都是空的。不要停留在空無一物的死寂狀態。勞碌奔波中,我們看不到中間的空虛。空無之中混合形成了超越形體的精神實體,這樣的空其實並不空。

這是真正的空,它讓一切事物都顯得明亮而空靈。沒有念頭的念頭,不會去爭奪空無。通過觀察因緣和合而成的空,我們獲得了深邃的智慧,這才理解了圓滿的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空」的不同層次和境界的探討,表達了佛教中關於「空」的深刻理解。詩人首先否定了對事物表象的執着和對空無一物的死寂狀態的停留,進而指出真正的空是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實體,它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神妙。最後,詩人強調通過深智的照見,才能理解圓滿的空,即一切皆空的最高境界。整首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佛教哲學的深刻領悟和精湛的藝術表達。

劉志淵

金道士。萬泉人,字海南,號元衝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後遇長春真人丘處機於棲遊庵。金末兵亂,避於綿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