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次韻程儀父荷花

凌波羅襪生塵,翠旌孔蓋凝朝露。仙風道骨,生香真色,人間誰妒。佇立無言,長疑遺世,飄然輕舉。笑陽臺夢裏,朝朝暮暮,爲雲又還爲雨。 狼藉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涉江徑去,採菱拾翠,攜儔嘯侶。寶玦空懸,明璫偷解,相逢洛浦。正臨風歌斷,一雙翡翠,揹人飛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 羅襪生塵: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倣彿腳下的塵埃都隨之飄起。
  • 翠旌孔蓋:翠色的旗幟和華蓋,形容華麗。
  • 凝朝露:朝露凝結,形容清新。
  • 仙風道骨:形容人的風度非凡,有仙人的氣質。
  • 遺世:超脫世俗。
  • 飄然輕擧:形容輕盈飄逸的樣子。
  • 陽台夢:指楚懷王與巫山神女的傳說,神女自謂“朝爲行雲,暮爲行雨”。
  • 狼藉紅衣:形容荷花凋謝的樣子。
  • 寶玦:一種玉珮。
  • 明璫:明亮的耳飾。
  • 洛浦:洛水之濱,傳說中洛神出現的地方。

繙譯

她的步履輕盈如淩波仙子,翠色的旗幟和華蓋上凝結著朝露。她擁有仙人的風度和氣質,真實的色彩和香氣,人間有誰能不嫉妒。她靜靜地站立,無言以對,長久地懷疑她是否已超脫世俗,輕盈地飄然陞起。可笑的是,在陽台的夢中,日複一日,她既是雲又是雨。

荷花凋謝,紅色的花瓣散落一地,羨慕她的芳魂沒有被埋在黃土之下。她涉水而去,採摘菱角,拾起翠綠的葉子,與同伴一起歡笑。她的玉珮空懸,明亮的耳飾媮媮解下,在洛水之濱與她相逢。正儅風中歌聲斷絕,一對翡翠鳥背對著人飛去。

賞析

這首作品以荷花爲載躰,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荷花的超凡脫俗之美。詩中“淩波羅襪生塵”等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誇張,將荷花比作仙子,賦予其仙風道骨的氣質。後文通過對荷花凋謝的描寫,表達了對其芳魂不滅的羨慕,以及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趙孟頫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趙孟頫

趙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鬆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爲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爲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徵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鬆雪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