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堂堂玉立:形容人儀表堂堂,風度翩翩。
- 昭代: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 世臣:世代爲官的家族成員。
- 帶納:指擔任官職。
- 掖庭:宮廷中的旁舍,常爲官員辦公之地。
- 衛士:宮廷的守衛。
- 分符:指被任命爲地方官。
- 江徼:江邊。
- 編民:編入戶籍的普通百姓。
- 鷫鸘裘:一種珍貴的皮草,此處形容衣着華貴。
- 翡翠簾:用翡翠裝飾的簾子,形容居所豪華。
- 剪燭頻:頻繁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比喻夜以繼日地工作或學習。
- 州縣三年:指在州縣任職三年。
- 姑少試:暫且稍作嘗試。
- 驅馳:奔走勞碌。
- 屬車塵:跟隨在車後揚起的塵土,比喻追隨權貴。
翻譯
儀表堂堂,青春照人,這個時代向來重視世代爲官的家族。 在宮廷中擔任官職,與衛士並肩,被任命爲地方官,管理着江邊的百姓。 穿着華貴的皮草,暖和而疾馳,豪華的居所中,夜以繼日地工作。 在州縣任職三年,暫且稍作嘗試,不厭其煩地追隨權貴,奔走勞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出身世代爲官家族的年輕官員的形象。詩中,「堂堂玉立照青春」一句,既讚美了其儀表堂堂,又暗示了其年輕的活力。後文通過對其官職、生活狀態的描述,展現了其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其未來仕途的期許,即使目前只是暫時的嘗試,也應有不畏艱辛、追隨權貴、努力前行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個人形象的讚美,也是對時代精神的體現。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
楊載的其他作品
- 《 劉將軍詩 》 —— [ 元 ] 楊載
- 《 紀夢二首 》 —— [ 元 ] 楊載
- 《 書懷寄杜原父二首 其二 》 —— [ 元 ] 楊載
- 《 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 》 —— [ 元 ] 楊載
- 《 神馬歌次韻陳元之 》 —— [ 元 ] 楊載
- 《 送丘子正之海鹽州教授 》 —— [ 元 ] 楊載
- 《 雲山圖爲茅山劉宗師作 》 —— [ 元 ] 楊載
- 《 東湖四景爲大尹本齋王侯賦四首 》 —— [ 元 ] 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