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柳映清溪漾玉流。火榴開罷芰荷秋。一聲魚笛煙波上,宜著蓑翁泛小舟。 紅蓼岸,白蘋洲。閒鷗閒鷺更優遊。斜陽影裏山偏好,獨倚蘭闌懶下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 漾玉流:形容水波盪漾,如同玉石流動。
  • 火榴:即石榴,因其花色紅豔如火而得名。
  • 芰荷:指荷花。
  • 魚笛:漁笛,漁人吹奏的笛聲。
  • 蓑翁:穿着蓑衣的老翁,指漁夫。
  • 紅蓼:一種水生植物,花紅色。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葉浮水面,夏秋開小白花。
  • 優遊:悠閒自得的樣子。
  • 蘭闌:欄杆的美稱。

翻譯

柳樹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中,水波盪漾如同玉石流動。石榴花盛開後,迎來了荷花的秋天。在煙波浩渺的水面上,傳來一聲漁笛,那裏正適合穿着蓑衣的老翁划着小舟。

紅色的蓼花覆蓋着岸邊,白色的蘋草點綴着洲渚。悠閒的海鷗和白鷺更是自在遊弋。斜陽的餘暉中,山色顯得格外美好,我獨自倚靠在欄杆上,懶得下樓。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秋日水鄉的寧靜畫面。通過「柳映清溪」、「火榴開罷芰荷秋」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美麗。漁笛聲、蓑翁、閒鷗閒鷺等元素,共同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圍。結尾的「斜陽影裏山偏好,獨倚蘭闌懶下樓」則表達了詞人對這份寧靜生活的深深眷戀和不捨。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劉秉忠

劉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爲僧時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博學多藝,尤邃於《易》及邵雍《皇極經世》。初爲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尋棄去,隱武安山中爲僧。乃馬真後元年,忽必烈在潛邸,召留備顧問。上書數千百言,引漢初陸賈“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言,陳說天下大計。憲宗時,從滅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及即位,秉忠採祖宗舊典宜於今者,條列以聞。中統五年,還俗改名,拜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建議以燕京爲首都,改國號爲大元,以中統五年爲至元元年。一代成憲,皆自秉忠發之。卒諡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劉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