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義士吳元良

· 劉鶚
幾年四野龍蛇鬥,嗟子勤王獨至今。 曾爲憂民添白髮,屢從殺賊見丹心。 當思臣節如山重,更憶君恩似海深。 善惡貽名宜慎擇,倚樓西望爲長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野:四方,指天下。
  • 龍蛇鬥:比喻天下大亂,羣雄爭鬥。
  • 勤王:指盡力於王事,爲國效力。
  • 丹心:赤誠的心。
  • 臣節:臣子的節操。
  • 貽名:留下名聲。

翻譯

幾年來,天下四方羣雄爭鬥,我感嘆你爲國效力至今未曾停歇。 你曾爲民憂慮而增添白髮,多次與賊寇戰鬥,展現出赤誠之心。 應當思考臣子的節操重如山嶽,更要記得君王的恩情深似海洋。 留下名聲的好壞應當慎重選擇,我倚着樓閣西望,爲你長久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義士吳元良忠誠報國的敬佩之情。詩中,「四野龍蛇鬥」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而「勤王獨至今」則凸顯了吳元良的堅持與奉獻。通過「添白髮」、「見丹心」等形象描繪,詩人讚頌了吳元良爲民憂慮、爲國殺敵的赤誠之心。後兩句強調了臣子的節操與君王的恩情,提醒人們要慎重選擇自己的行爲,以留下好的名聲。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誠與節操的崇高敬意。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